做互联网的都知道,流量越跑越贵,用户越来越难留。以前我在潮汕本土生活服务类平台APP做市场运营,我们团队的任务就是天天盯着平台GMV打爆款商家。
今天跟风推螺蛳粉,明天追网红气泡水,后台用户画像全是碎片化的消费标签。
直到有天下班在APP上刷到老用户的朋友圈:"在你们平台下过很多次订单,现在看到推送就害怕,根本分不清哪些商家产品能吃进肚子。"
这句话像盆冷水浇醒了我——我们天天喊着"用户思维",其实连用户每天吃进嘴的东西都不敢打包票。
转型做健康私域时,我定了三条死规矩:
1. 绝对不卖自己不敢给孩子吃的东西
2. 每个产品必须能溯源到具体责任人
3. 宁愿少赚三成利润,也要守住复购口碑
23年机缘巧合,跟着一位长期做社交电商上市公司万人团队长的交流中,我了解到了远方好物这个平台,我在平台第一次下单的是远方的敖汉小米。
后面吃着吃着跟着去了几趟远方好物总部,参加远方好物的店主大会,彻底颠覆了我的运营认知。他们推的宁夏枸杞,供应商联系方式可以直接添加,卖的五常大米,月复购率非常高——在传统电商简直像天方夜谭。
而我为什么选择远方?四个戳中运营人痛点的真相:
1. 不做一锤子买卖的爆款
见过太多"全网最低价"的临期食品,远方却愿意把产品的检测成本摊进每单运费。有次用户说杏核有裂缝,调出当天的车间监控,发现是包装工指甲划的,第二天就给用户补发道歉礼包。
2. 把用户当家人哄
他们内部有套新品测试:上架产品前先让溯源团队带回家给老人小孩试吃。有次某款代餐粉因为老人觉得"太甜",产品过不了评测,就下架了。
3. 私域运营的终极形态
别的平台藏着掖着供应链信息,远方可以直接把工厂厂长拉进用户群。用户可以在APP小程序商城上通过直播了解并看到,从挤奶到发酵的全过程,也可以参加溯源,直接看到真实场景,之前当场就有会员问:"能不能让我闺女暑假去你们牧场打工?"
4. 数据不会说谎的秘密
看过他们后台的真实数据:某个用户最高年下单147次,客单价从68元慢慢爬到328元。退货率非常低,还主要集中在生鲜品类。记得去年冬天推羊奶粉时,有朋友凌晨两点在群里@我:"能不能再上架?孩子喝了三个月没上火,以前换过七个牌子都不行。"
那天我突然明白,好的供应链根本不需要花哨营销,用户自己会变成行走的广告牌。
每当想走捷径时,就翻开那些直接能打到厂长手机的电话号码——毕竟在吃进肚子的事情上,再精细的运营套路,都比不上产品自己会说话。
而且远方的供应商关系也是真的好,大家看到好产品都会互相支持打气。
或许这就是互联网人最后的倔强:我们可以接受流量焦虑,但绝不拿用户的健康赌明天。选择远方,就是选择让每个点击转化的订单,都变成用户餐桌上安心的三餐四季。
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,今年一起跟远方文旅飞起来,我是启航商学院广东汕头的服务商晓彤,欢迎更多朋友一起奔赴远方!